长期以来,我国苗圃绿化生产格局都是以分散的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而且这些分散的个体经营者经常会在他们巴掌大的苗圃地里种植多个种类的苗木,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土地不太多,品种却不少,没有上规模的品种,也没有抢手的大苗,市场处境很尴尬。这种类型的苗圃有很多,这些经营者的做法其实正是对市场判断缺乏信心的表现。
结合前面提到的苗木生产格局,我们不难理解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
一方面,散而杂的苗木遍地开花,数额巨大,苗木卖不动;另一方面,工程建设方又难以一次性采购到质量上乘的规格一致的好绿化苗木,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说穿了,这种小而散、杂而多的局面,反映我国苗木生产还处在一个非常低端的水平状态。凡到过苗木生产发达国家的人都会有同感,那就是所有先进的苗木生产商都十分注重专攻同一类苗木品种,十分注重苗木的品质塑造,十分注重终端产品的适度规模经营,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实践证明,规模产生效益,规模产生力量,规模产生价值,规模决定成败。苗木的培育种植必须要有足够的数量,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苗木必须要有足够的规模。
在此建议广大苗木经营者,还是要对企业做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与合理的远景规划,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如减缩苗木品种、增加土地面积、和其他公司合作等等,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规模化有利于苗木生产者的种植管理,有了规模,一些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和管理设施才能派上用场,提高了生产率,生产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而专业化则有利于把企业的各种资源和力量集中起来。目前还有不少苗木生产者抱着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以减少经营风险的看法,殊不知在苗木品种极大丰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业生产逐步工业化的今天,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才更有市场竞争力。专业化有利于把一个品种做深做透,国际上成熟的苗木产业,市场竞争的主要是苗木的品质。过去我国苗木产业处于粗放、不成熟的阶段,人们热衷于品种更甚于苗木的品质,而随着苗木品质竞争时代的到来,苗木企业的专业化经营势在必行。
高品质、有规模、重管理,坚守这3条,可以说是苗木企业走向高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则。在全面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今天,我们有必要用工业思维、工匠精神去认真对待我们的苗木产品,一是要尽力把它培育成精品,二是要尽量把它培育成有足够规模的同一规格产品。惟其如此,才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 上一篇:园林苗圃绿化有什么好处啊
- 下一篇:冬季苗木种植开盘松土与切边技术大剖析